行业领袖畅谈多元化造船项目与绿色船舶技术展望—第三届世界造船大会-中国2011演讲嘉宾访谈
发布时间:2011-03-18 新闻来源:第三届世界船舶制造峰会·中国2011
行业领袖畅谈多元化造船项目与绿色船舶技术展望—第三届世界造船大会-中国2011演讲嘉宾访谈(第一期)
访谈背景:
全球航运逐步复苏,造船行业三大指标中国均占首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全面启动了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造船强国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推进结构调整和加强自主创新两个着力点, 实现海洋工程装备、原始创新能力、绿色制造能力方面的突破。造船行业大而不强,附加价值偏低的核心问题已得到国家及业内的普遍重视。第三届世界造船大会·中国2011正是以此为背景展开了为期近半年的组织工作。
组委会工作人员就航运复苏、运力过剩、未来新造船需求、绿色船舶、造船多元化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数位造船等问题采访了本届大会的演讲嘉宾,来自克拉克松研究机构、七○八研究所、中船龙穴、武昌船舶重工等业内领袖均发表了他们精辟独到的见解。
如何理解新标准下的绿色船舶技术?
李小平 总工程师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绿色船舶是目前我们十分关心的,特别是大家对新标准下的绿色船舶技术理解都不同;从我们的理解看,绿色船舶涉及船舶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我们应该从船舶营运需求、设计、建造和船舶拆解等全过程推动绿色船舶的研发,而不能只在某一个点上做文章。并且,应当兼顾绿色性能与船舶的建造成本以及运营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此次会议中能将此话题作为重点议题,我觉得非常好,我很期待届时的经验交流及热烈讨论。
三大主力船型中,哪种船型未来订单趋势最好?
Martin Stopford 总裁 克拉克松研究机构:三大主力船型中,散货船由于市场出现运力过剩以及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前景未必乐观;集装箱船方面,货运市场的复苏,促使船东和运营商开始订造集装箱船,马士基、长荣海运等公司都下了巨额集装箱船订单;油船方面,全球范围内成品油船市场的运力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剩,预计2013年之前油船市场仍将处于缓慢复苏的状态。
PSPC涂层新标准实施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王晓明 涂装部部长 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PSPC涂层新标准主要是针对腐蚀对船舶运营安全和延长船舶维修及使用周期,对涂层系统、涂装施工工艺流程、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重新进行了规范。IMO涂层新标准能否顺利实施,不仅仅是涂装专业本身的事情,对船舶建造“壳舾涂”一体化流程控制、精度控制、预密性试验、预舾装完整性等船舶建造工艺、工法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PSPC涂层新标准在船舶 企业能够顺利实施,对造船相关成本不仅不会增加,而且还可能会缩短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船厂的施工组织水平有非常大的帮助。
如何提高我国国产高附加值海洋工程船的技术?
严俊 副总工程师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我国深远海开发的过程中急需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海上作业功能齐备、技术先进、高效节能动力的多功能海洋平台工作船。国内虽然能够建造技术上国际顶级的三用工作船,但高技术核心的产品设计技术都被国外的设计公司商所垄断,主要的关键配套设备大多都是由国外厂上提供。我们必须利用新规范规则生效的机遇,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国产化关键设备装船率,利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大力开发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船型,形成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国际知名品牌。以往两届的参与,让我们对此问题认识颇深,希望此届的会议能一如既往的保持高水准!
我国海洋工程辅助船的自主研发设计近况如何?
周国平 主任工程师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海洋工程辅助船是为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提供配套服务的工程船舶,是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针对我国海工辅助船及特种船的特点,国内自主研发设计了多型海洋工程辅助船舶及特种船舶。随着我国的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已逐渐向深海区域发展,满足深水作业要求的海工辅助船已成为当前急需研发的主要船型之一。新规范规则生效对船型研发存在一定的影响。国内对深水船型的技术研究、大型特种设备配套存有制约发展的瓶颈。
会议背景:
第三届世界船舶制造峰会·中国2011
2011年6月16-17日
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指导,地方性造船船舶行业工业协会联名支持,《造船工业杂志》和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联合主办。届时,峰会将吸引来自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瑞士、法国、英国、挪威、希腊、巴西、加拿大等260多位船东、船厂、设计院、配套设备供应商的高官与专家齐聚北京,积极探讨热点议题。
现已确认发言嘉宾及特邀嘉宾来自:
William Hung 副总裁(战略发展) 加拿大TEEKAY航运公司
David Birwadkar 副总裁 印度Great Eastern航运公司
Nordin B Mat Yusoff 副总裁 马来西亚国际航运有限公司
George Sarris 总裁 希腊Enterprises Shipping and Trading
Michael Bodouroglou CEO 希腊Paragon Shipping
Dimitrios Tsalapatis 技术总监 希腊高世迈航运
舒广仁 副总经理 中国长航南京长江油运公司
李小平 总工程师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
李彦庆 副主任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4研究所
周国平 研究员/主任工程师 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
金余 副总工程师 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
杨治中 副总经理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严俊 副总工程师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王晓民 涂装部部长 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
钟坚 副总经理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陈仕权 总工程师 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
东志诚 副总经理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胡日强 副总经济师 大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黄建元 副总经理 道达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刘大中 副总经理 道达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朱炳勇 副厂长 中国长航金陵船厂
有兴趣的业内同行请登陆会议网站:http://www.woeoc.org/ship/cn/
或联系组委会工作人员,索取更详细的会议信息,4月15日前更能享受特别折扣待遇!
联系电话:86-21-51013602
或email至:marketing@hnzmedia.com
访谈将分三期发布,敬请期待4月的第二期及会前的第三期!
第三届世界船舶制造峰会·中国2011期待与您在北京见面!
关于HNZ EVENTS
鸿与智集团是立足中国拓展亚洲市场的主要期刊出版和会议展览主办机构,是中国本土化综合实力最强的工业期刊出版商,并拥有相关的专业网站和商贸展览会。目前公司旗下有20余本工业杂志,每年30余场品牌高峰会议,和3大品牌展览会。涉及到基础建设、造船、航运、轨道交通、能源、金属加工、化工、食品等行业。
HNZ EVENTS版权所有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